走近大學里“最苦又最酷”的群體
《機甲大師 2019》紀錄片,歷時9個月,橫跨3個國家14個地區(qū),深入近20所校園,以“理性與青春”并行的風格,緊緊圍繞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,為大眾探秘青年工程師生活,并從中發(fā)現(xiàn)青年工程師們在研究與突破一項技術難題時,需要經歷怎樣的思考過程與付出,讓大眾走近這個大學里面“最苦又最酷”的群體。
每年的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都會調整賽制提升技術難度,參賽的青年工程師們需要應對賽事規(guī)則的變化研發(fā)出更先進的技術,迭代出更可靠的設計,克服硬件設施上的困難,以及人員間的矛盾和資金上的困難。在紀錄片中,他們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、吵不完的架、擰不完的螺絲、焊不完的板子和改不完的代碼。但正因為對機甲的熱愛,讓他們聚在一起,克服種種困難,為共同的目標而奮斗,磨練自己成長為合格的工程師。
走出國門,探訪不同文化國度的工程人才教育
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歷經四年發(fā)展,累計有超過30支海外戰(zhàn)隊參賽,海外隊伍的實力不容小覷?!稒C甲大師 2019》系列紀錄片也講述了海外戰(zhàn)隊的備賽故事。攝制團隊遠赴海外拍攝日本及美國戰(zhàn)隊的備賽經歷,真實還原海外青年工程師的成長歷程。
在日本,攝制團隊深入日本聯(lián)隊的機器人實驗室,搜羅各種功能稀奇古怪的機器人,并從日本女工程師的角度記錄他們的參賽歷程。在美國,攝制團隊還走進當?shù)仄胀彝ズ蛥①惛咝#瑥募彝ゼ案咝H瞬排囵B(yǎng)的角度呈現(xiàn)了美國工程人才教育培養(yǎng)的方式。
主創(chuàng)談心聲,感受不一樣的90/00后
與第一季相比,《機甲大師 2019》紀錄片在整體拍攝思路上做出全新調整。紀錄片總導演李廷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第一季紀錄片我們是拍攝給RoboMaster的粉絲和參加RoboMaster比賽的學生,甚至是RoboMaster的幕后制作團隊看的。而這一次,我們則希望將紀錄片面向大眾化領域的受眾,讓更多人深入了解RoboMaster是什么,了解這些參加RoboMaster比賽的學生為什么為了這個比賽如此認真?!?nbsp;
李廷樹導演還表示:“在拍攝過程中,我感受到了這群大學生身上強烈的使命感和榮譽感,這與我之前了解到的90后、00后不一樣,他們的凝聚力很強,并且很清楚自己要什么。這使我對90后、00后的認知發(fā)生了轉變?!?/span>
主創(chuàng)團隊希望通過《機甲大師2019》紀錄片,讓大眾看到一群不一樣的年輕人:他們有自己的追求,有自己的目標,并且愿意為了共同的目標,與不同個性的同伴擰成一股繩,一起努力。
RoboMaster組委會將這些青年工程師備賽的經歷記錄成片的初衷,是希望通過這些優(yōu)秀青年工程師努力的身影以及腳踏實地的精神,顛覆大眾對工程師的傳統(tǒng)認知,深入了解工程師的成長過程與實際生活,記住那些發(fā)生在他們身上的關于對抗與合作、喜悅與吶喊、屈辱與榮耀、理想與現(xiàn)實的故事。
同時,組委會也寄希望通過《機甲大師2019》紀錄片,向年輕一代傳遞工程師精神與文化,激勵每一位走在夢想道路上的年輕人。
希望以工程師的執(zhí)著,堅定青年一代努力前行的腳步